9月6日,由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主办的全国“三长”示范培训交流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石林县科协主席韩梅颖作为云南省科协遴选推荐的县级科协系统领域代表,参加了交流活动。
按照《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关于举办全国“三长”示范培训交流互动的通知》统一安排部署,开班仪式上,作为全国8位交流发言代表之一的韩梅颖以《改革驱动部门联动业务撬动,提升县级科协组织力》为题作交流发言。发言立足实际,以“四长”带动“四师”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的工作特点,分享了石林县科协以改革试点为抓手,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主线,推动破解基层“四缺”问题,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努力让基层科协组织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的做法和成效。
作为云南省首批试点县的石林县科协,通过“四长”工作将更多的优秀代表纳入基层领导机构,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人员不足问题,更实现了资源向基层汇聚。通过探索实践“四长”带“四师”〔医院院长带医师、学校校长带教师、农技站站长带农技师、科技型企业董事长(社团组织负责人)带工程师(技术骨干)〕工作模式,带动全县各行业领域科技工作者担任科协代表、委员等职务。建立了县科协向下延伸和横向联合的组织渠道,有效扩大了科协组织地域和行业覆盖面,壮大了科协工作队伍,构建了联系最广泛、渠道最畅通、专长最实用、服务最紧密的科协组织体系。二是部门联动,有效拓展县级科协服务阵地。石林县科协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把“四长”工作纳入县委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列入重点督查事项,全面统筹指导协调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以责任牵引倒逼工作落实。适时召开“四长”单位沟通协调会,了解行业领域工作重点,通报“四长”领衔项目、作用发挥、存在困难等情况,交流探讨推动“四长”带“四师”工作思路办法举措,构建了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群策群力的大科普工作新格局,推动基层科协组织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
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四长”带“四师”积极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阵地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人居环境改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反诈防诈、反邪防邪、禁毒防艾等都成了科协组织科普工作的主题。石林县引导“四长”带“四师”融入科普信息化建设,广泛宣传动员各族干部群众安装使用“科普中国”APP,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9643人,分享传播优质科普中国信息600余万条,2020年至2022年石林县连续三年入选全国表现突出的科普信息员优秀组织单位。
石林县科协聚焦基层科普,紧扣“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时代主题,动员“四长”率先带领科技人员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景区、进公园、进车站,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贡献度。
科技辅导员辗转于展品之间,争当崇尚科学的“宣讲员”;科普文艺队带着相声、小品、撒尼大三弦等走进村社,争当科技致富经验的“广播员”;少数民族干部走村串户,争当科技惠农政策的“解读员”;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争当科学种养的“指导员”;医务工作者穿梭于村头巷尾,争当群众健康的“守护员”;智能手机应用先锋精准推送,争当网络科普信息的“快递员”……彝汉双语科普之声响彻彝乡大地,呈现出各族人民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开创了彝乡科普工作新局面。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中,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农技协的领导和专家与全国各地代表们进行了进一步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三长”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堵点、痛点、难点和突破点,并给出了破解的建议和办法。韩梅颖表示,科协事业发展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业务娴熟、善担当、乐奉献的科协干部队伍。作为县级科协主席,将以这次交流培训活动为契机,积极从科协层面多维聚力,不断丰富“四长”带“四师”内涵,延伸基层科协“组织链”,完善促进作用发挥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使“四长”带“四师”真正成为基层科普主力军,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为服务彝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汇聚智慧和力量。
来源:掌上春城 记者:任翊翔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