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网站
当前所在页面:科协首页 / 奥秘世界之谜
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型食肉动物竟然更怕人类
发布时间:2024-03-19 15:32:00 浏览量:

人类的声音影响着动物

2017年的夏天,圣克鲁斯山脉的美洲狮、短尾猫和其他动物居民倾听了生态学家贾斯汀·苏拉西与朋友们带来的美妙诗歌朗诵。然而,在这之后,有些动物变得紧张不安,有些停止了进食,甚至还有几只害怕得逃走了。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苏拉西当时并不在场,没有亲眼看到它们的反应。他和同事们在人迹稀少的地方吊起一组扬声器,播放人类讲话的录音。研究者们发现,即使是最温和的人类声音,都能令野生动物——甚至是顶级的捕食者——不安、警惕,进而撼动整个食物网。

动物02.jpg

这一发现强有力地证明了人类能让令其他动物恐惧的肉食动物感到害怕。

即使捕食者没有在捕杀猎物,它们的踪迹、气味与声音也会令它们的猎物处于不安的状态。生态学家称这种影响为“恐惧地景”,即被捕食的动物脑中有一张地图,上面列出了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将影响它们在实际地形上的移动。例如,2016年,苏拉西和他在韦仕敦大学的导师丽安娜·詹妮特的研究表示,如果海湾群岛的浣熊听到狗的录音,它们在当地海滩上觅食的时间会减少。而由于浣熊的仓促逃走,岩石池中的鱼、蠕虫和螃蟹就多了起来。恐惧重塑了整个海滩。

动物会像害怕捕猎者那样害怕人类

类似的研究表明,动物对蜘蛛、鹰、鲨鱼和狼的存在反应非常强烈。但是对人类的反应又如何呢?比起它们的天然捕食者,我们杀死的动物更多,甚至还捕杀那些捕食者。苏拉西说:“我们觉得动物会害怕我们,就像猎物害怕捕猎者那样。”

他的研究团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英国的一片森林中播放各种肉食动物的声音,发现那里的獾完全无视了狼的声音,对狼和熊的咆哮声也仅是稍显不安。但人类的说话声却令它们陷入了巨大的不安,即使声音本身十分柔和。

动物03.jpg

接下来,他们还想知道,更大的肉食动物是否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在圣克鲁斯的山脉中,他们将扬声器放在美洲狮杀死过大型猎物并经常返回捕猎的地方。当美洲狮走近时,研究团队会播放人的说话声或青蛙的叫声。

结果发现,青蛙并没有引起它们的不安。但人类的声音——包括雷切尔·玛多(美国电视主人、时事评论员)和拉什·林博(美国电台主持人)的声音——有超过80%的概率令它们逃跑。

在另一个实验中,他和同事决定使用更平静的录音,包括他们自己来朗诵诗歌和自然写作。他们用25个扬声器播放这些录音,覆盖一平方千米的范围,并且将程序设置为40%的时间都在播放。

研究团队追踪了戴有GPS项圈的7只美洲狮,他们表示,美洲狮一直与覆盖范围保持着距离,当它们可以听到人声时,行动会变得更加谨慎。通过事先藏好的摄影机,研究团队发现中等大小的肉食动物也受到了干扰:短尾猫变得更倾向于在夜间活动,臭鼬变得不那么活跃,而负鼠则减少了觅食时间。

唯一受益的动物是大鼠与小鼠,掠食者的缺席有助于它们扩大活动范围并更加积极地觅食。扬声器为这些啮齿动物提供了人类盾牌。

“这项研究表明,两个徒步旅行者的普通聊天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美洲狮的移动速度加快,负鼠的进食习惯改变,白足鼠的活动增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凯特琳·盖纳表示(她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人们害怕如美洲狮这样的大型肉食动物,但实际上,它们更害怕我们。正如这项研究所示,它们的恐惧可以重塑生态系统。”

人类这一超级捕食者影响整个群落

值得强调的是,与直接狩猎动物或者摧毁它们的栖息地相比,人类声音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苏拉西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改变野生动物的“恐惧地景”的轮廓。“我们是非常吵闹、庞大的物种,”苏拉西说, “我们做的许多事情对野生动物来说可能是非常可怕的,例如工业活动和车辆交通。我们试着去掉这些因素,把我们做的其他令人不安的事情分开,只看感知到人类的存在这一点(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表明,我们不需要砍伐森林就能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

动物01.jpg

这并不是说人们必须撤离所有有野生动物的地区,我们现在反而更需要与自然世界联系起来。苏拉西说:“但在野生动物的关键栖息地,可能要限制人类在白天的活动,或者限制进入的人数或时间。”

普林斯顿大学的梅雷迪思·帕尔默说,苏拉西这样的实验“非常全面地描绘了人类这一超级捕食者对整个群落的影响。”他说:“下一个目标是要研究清楚这些变化是否对动物有害。”如果感受到压力,动物的发育会变缓吗?如果它们花更多的时间躲藏身影,会错过交配的机会吗?如果它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觅食,会死得更早吗?

“如果人类引起的行为变化使动物更难以生存和繁殖,那它可能最终对物种及生态系统是有害的,”盖纳说,“但从一个更乐观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变化能令大型哺乳动物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星球上与人类共存。”


奥秘画报社供稿


| |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